我校坚持以“专创融合”为引领,构建“教育-实践-竞赛-孵化”全链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,近期在省级赛事、平台建设、成果转化等方面捷报频传,交出了一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亮眼答卷。
赛事竞技屡创佳绩 彰显育人硬核实力
在被誉为青年科创“奥林匹克”的第十六届“挑战杯” 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,学校从1026项校赛作品中层层筛选,推荐7个项目入围省赛。历经全省118 所高校10 万余名师生、1149件作品的激烈角逐,“农业特种兵——基于北斗多用途智能履带机器人”项目凭借科技创新及应用价值斩获科技发明制作类一等奖,《中部地区基层财政财务人员专业能力现状与乡村振兴适配性研究》获哲学社会科学类二等奖,另有3项作品获三等奖。

在2025年湖南省“金种子杯”大学生创业大赛中,“灵犀 ——全地形多功能履带机器人”项目从4.04万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,晋级优势产业赛道前40强并获 “优胜奖”。项目团队在路演答辩中展现的创新设计、技术优势与商业模式,被评委评价为“技术转化潜力巨大”。

在 2025 年“学创杯”湖南省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中,会计学院参赛团队表现抢眼,以出色的商业决策、团队协作和风险防控能力,一举斩获一等奖 2 项、二等奖 3 项,共计13 人次获奖,创下学院参赛历史最佳成绩。
多维赋能夯实基础 构建双创育人生态
学校围绕“双创”能力培育,不断深化育人途径、拓展实践平台,有力提升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。在宣传周期间,创新创业中心举办政策解读、经验分享、项目展示、创业练摊等系列活动,吸引超8600人次参与。联合珠晖区人社局精准推送创业政策800余人次,现场促成20个优质项目进入孵化流程,集中展示38个优秀创新创业案例,评选出10个 “最佳人气”摊位,部分项目获推荐角逐省级赛事。
为推进“双创”教育走深走实,学校邀请湖南省人社厅创业导师刘奕辰开展“从创意到商业落地”专题培训,围绕市场调研、商业模式构建、路演技巧等核心内容,结合真实案例深度剖析,并针对项目打磨、融资策略等问题开展互动指导。此外,通过聘任企业导师、搭建“竞赛-就业-创业”孵化平台等举措,构建了“全员、全程、全域”双创育人格局。
聚焦成果转化应用 激发创新内生动力
“灵犀”履带机器人团队在获奖后表示,将继续完善产品性能、申请技术专利,加速对接产业链资源。下一步,学校将以赛事成果为契机,持续深化双创教育改革,着力搭建“竞赛—就业—创业” 孵化平台,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,依托跨专业指导团队、心理赋能课程、校友领航计划等特色举措,培育更多“敢闯会创”的高素质技能人才,为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、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职教力量。
从竞赛佳绩频传,到平台载体创新,再到育人模式升级,学校正以扎实行动书写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,让更多青年学子在双创浪潮中绽放青春光彩。